政府之窗

当前位置 :首页 > 政府之窗

部门概况

我市总面积9506.92 平方千米 [88] 。其中,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2886平方千米;大陆海岸线长414.8千米,约占全省1/10;海岛岸线长约400千米,约占全省1/6。范围在北纬21º27′—22º51′,东经111°59′—113°15′之间。东自大鳌尾,西至恩那吉镇蛤坑尾,相距130.68千米;南自下川镇围夹岛,北至古劳镇丽水,相距142.2千米。

我市共有大小海岛561个,数量居全省第二,海岛总面积249.971平方千米。其中,有居民海岛6个,无居民海岛555个;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130个,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海岛9个。

我市地貌特征为北低西高,以低山丘陵为主;西南部及东南部较低,以河谷冲积平原和少数丘陵为主,地面标高在5~40米之间。我市山地丘陵面积达4400多平方千米,占土地总面积46.8%。境内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约占总面积1.77%。800米以上山脉有9座,多为东北-西南走向。我市最高山为西北部的天露山,海拔1250米。北部的婆髻顶、皂幕山,东部的镬盖尖和南部的笠帽山、凉帽顶,均山势陡峻,岩石嶙峋,“V”形谷发育。东南沿海的古兜山主峰海拔986米,俯瞰南海,气势雄伟。我市河流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平原面积4880多平方千米,占总面积51.90%,现多为良田。 [18]

我市境内地层有震旦纪、寒武纪、奥陶纪、石炭纪、二迭纪、三迭纪、侏罗纪、白垩纪、下第三纪及第四纪等地质年代的地层,尤以第四纪地层分布最广。侵入岩形成期次有加里东期、加里东---海西期、印支期、燕山期,尤以燕山期最为发育,规模最大。境内岩浆岩分布广泛,构造比较发育,构造单元属“东南低洼区”。地质构造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,大的断裂带有北东向的恩苍大断裂和金鹤大断裂。